泳池每日水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核心环节:
一、循环过滤
抽水过滤
水泵将池水抽入过滤系统,通过砂滤器、纸芯滤器或硅藻土滤器等设备去除悬浮物、毛发及杂质。
砂滤器需定期反冲洗维护,纸芯滤器需更换滤芯。
消毒剂同步投加
在循环过程中自动或手动加入三氯异氰尿酸等消毒剂,确保杀菌效果与循环同步进行。
二、消毒杀菌
分时段投加消毒剂
闭场后集中消毒:每日闭场后投加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/粉,利用夜间低温减少挥发,延长作用时间。
开场前补充消毒:开放前1-2小时检测余氯浓度,必要时补充消毒剂,确保余氯达标(0.3-1.0 mg/L)。
消毒剂类型
主要使用三氯异氰尿酸(TCCA),具有广谱杀菌性,溶解快且稳定性高。
三、pH值调节
每日监测与调整
使用pH测试仪检测,维持水质在7.2-7.8之间。
偏酸性时投加pH增高剂(如碳酸钠),偏碱性时投加pH降低剂(如盐酸)。
四、清洁与维护
池体清洁
使用自动吸污机或手动工具清除池底、池壁沉积物。
撇除水面漂浮物(如树叶、油脂)。
过滤器维护
砂滤器每日反冲洗1-2次,清除截留杂质。检查过滤器压力表,异常时及时处理。
五、水质检测与补充
关键参数检测
每日至少2次检测余氯、pH值、浑浊度,使用试剂盒或数字化仪器。
补水与平衡
补充蒸发或排污损失的水量(通常为总水量的3-5%)。
新水需预处理(如过滤、预消毒)后加入循环系统。
六、特殊处理(视情况)
抑藻处理
若出现藻类滋生迹象,投加硫酸铜或液体除藻剂,每1000立方水用量2-3kg。
净水剂使用
水质浑浊时添加絮凝剂(如硫酸铝),使微小颗粒凝结后通过过滤清除。
附:循环周期要求
泳池水每日需完成至少1次完整循环(总水量÷每小时过滤量≤24小时)。高负荷泳池需缩短周期至6-8小时/次。
通过上述步骤的严格执行,能确保泳池水质符合卫生标准,保障使用者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