泳池水处理设备选型指南
一、确定核心参数
循环周期计算
根据泳池总容积与循环时间计算每小时处理水量(总容积÷循环周期),并参照设备参数表匹配机型。
循环系统类型选择
机前泵系统:适用于机房地面与泳池水面等高或高差小于1.5米的情况,具有投资少、占地小、运行稳定等优势。
机后泵系统:仅适用于机房地面低于泳池水面4.5米以上的场景,需额外配置集水井和排污泵,成本较高。
机前机后泵系统:仅在水面与机房高差1.5~4.5米时采用,需两套水泵,应尽量避免。
二、核心设备选型
过滤设备
压力式砂缸过滤器:以石英砂为介质,过滤速度25~45m/h,出水浊度可降至5NTU以下,适合常规泳池,但需定期反冲洗和换砂。
重力式设备:利用虹吸原理自动过滤,操作简便但反冲洗耗水量大,存在溢流风险,需谨慎设计机房高度。
壁挂/地埋一体机:无需机房,节省空间,适合小型泳池或改造项目,但过滤效果相对较弱。
毛发过滤器:需选择耐腐蚀材质(如不锈钢、玻璃钢),过滤筒孔眼总面积需达标,并优先考虑易拆卸清洗的设计。
消毒设备
化学消毒(加药器):成本低但需频繁监测PH值和氯浓度,适合预算有限场景。
臭氧消毒:高效无残留,但需配套活性炭吸附多余臭氧,适合室内恒温泳池。
紫外线消毒:无化学残留,维护简单,但需定期更换灯管,适合对水质要求高的小型泳池。
加热系统
板式换热器:适合蒸汽热源,初次加热效率高,需搭配恒温控制系统。
热泵系统:节能环保,适合长期运行的恒温泳池,但初期投资较高。
三、选型注意事项
材质与性能
水泵、砂缸等核心设备需选择正规厂商产品,标注参数清晰(如扬程、工作压力、电机功率等),并配备短路、过载等保护装置。
管道阀门应耐腐蚀、耐高温,优先选用UPVC或不锈钢材质。
自动化与维护
优先选择全自动控制系统,支持水质实时监测和自动投药,降低人工成本。
过滤设备需定期反冲洗或更换介质(如石英砂、过滤膜),避免堵塞影响效率。
预算匹配
预算有限时可选传统砂缸+化学消毒组合;
高端场景推荐臭氧/紫外线消毒+热泵加热+自动化控制系统,兼顾水质与节能。
四、选型流程总结
计算循环周期→2. 确定循环系统类型→3. 选择过滤设备→4. 匹配消毒及加热方案→5. 综合预算与维护成本优化配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