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泉泳池水设备设计需结合温泉特性与泳池标准,重点关注水质控制、循环净化、安全措施及节能优化,具体要求如下:
水质控制要求:温泉水矿物质含量应适中,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水质,需根据季节和使用频率动态调整;消毒采用氯胺等有效消毒剂确保微生物杀灭,并维持稳定余氯浓度以预防交叉感染。矿物质平衡与消毒协同处理,可减少消毒副产物如三卤甲烷类的累积风险。
循环净化系统设计:
净化能力需满足高峰游泳负荷,配备至少两个过滤器(如立式压力过滤器)实现不间断运行,一个故障时可提速替补避免停用。
循环方式优先选择逆流式或混合式,确保表层水有效净化;循环时间控制在4-6小时,流量依泳池尺寸和深度计算,避免间断运行导致杂质累积。
设备包括水泵、砂缸、过滤器及消毒监控装置,推荐“臭氧+长效氯”或“紫外线+长效氯”组合,提升隐孢子虫等病原体的清除效果。
安全与配套设施:设置吸尘器等清洁工具定期清理池底,安装提示标识和浸脚消毒池防止污染;配备高效救援设施,优化水质监控以应对突发状况。室内泳池需加装除湿恒温设备,防止湿热空气腐蚀建筑并保障舒适度。
节能与环境优化:采用多功能除湿热泵系统回收池水蒸发热量,用于池水加热或空气再加热,减少能源浪费;重力式过滤设备需注意停电溢流风险,建议机房独立设置以提升管理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