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泳池水循环净化系统的安装需结合设备选型、管道布局及功能调试,具体流程如下:
一、选址与基础准备
设备间选址
选择干燥、通风良好且靠近泳池的区域,便于日常维护。
确保地面平整且承重能力足够,需浇筑混凝土基础并预埋固定螺栓。
排水系统规划
设置溢水沟、池底排水口,并预埋管道连接至市政排水系统。
二、核心设备安装
循环水泵
安装于设备间内,进水口连接泳池回水口,出水口连接过滤器;确保管道密封无泄漏,并加装减震垫降低噪音。
过滤沙缸
按设计要求串联或并联多台沙缸,填充专用石英砂,并联时需独立接管避免回水不均。
消毒与加热设备
紫外线杀菌灯或臭氧发生器安装在水泵下游,确保水流充分接触杀菌;加热器需独立电路并远离潮湿区域。
传感器与控制器
电化学传感器(如余氯、pH探头)需安装在流速稳定、压力变化小的旁路管道中,避免直接承受主水流冲击。
三、管道与布水系统
主循环管路
采用“顺流式循环”:泳池端壁设置给水口,深水区池底布置回水口,保证水流均匀无死角。
长池(>50m)建议双侧壁对称布水,短池(<25m)可采用浅端进水、深端回水。
管道连接与测试
使用UPVC或304不锈钢管,焊接/胶接后需进行压力测试(≥1.5倍工作压力)。
四、电气与控制系统
电源配置
水泵、加热器等大功率设备需独立漏电保护回路,接地电阻≤4Ω。
智能控制柜
集成定时启停、水质监测、报警功能,预留远程管理接口。
五、系统调试与验收
初次注水
使用市政自来水,注水时间控制在12-24小时内,避免藻类滋生。
试运行
依次启动水泵、过滤器和消毒设备,检查水流循环是否均匀,并调整药剂投加量(如絮凝剂、氯片)。
水质检测
运行24小时后,检测余氯(0.3-0.5mg/L)、pH(7.2-7.8)等指标,确保达标。
六、维护要点
日常维护:每日清理毛发收集器,每周反冲洗沙缸,每月校准传感器。
冬季防护:排空管道存水,对过滤器、水泵进行防冻处理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确保泳池水循环净化系统高效稳定运行,同时满足水质卫生标准。具体细节需根据泳池规模、设备型号及现场条件调整。